诚信立业 稳健行远
引言
为推动南昌市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推动传统建筑业向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加快实现建设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助力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根据《住建部等9部委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和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已草拟了《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一、文件起草背景
装配式建筑是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是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2017年,市政府出台《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洪府发〔2017〕66号)以来,在民用建筑方面装配式建筑项目推进相对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企业等建设单位对装配式建筑认可度仍然不高,装配式建筑产生了 一些增量成本,在施工中生产组织效率有待提高,产业工人缺乏等。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一些房企与项目对于装配式建造只是被动接受,有些甚至敷衍了事,讨价还价,最后不了了之,这也是全省各地普遍现象。同时,4年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学会)、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推动下,目前我市共有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17家,总投资约57.1亿元,总产值17.3亿元。其中正式投产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6家,在建生产企业1家,试生产企业1家,建成未投产1家,年设计产能129万m3,2020年实际产能达到60.8万m3;正式投产装配式钢结构企业6家,年设计产能58万吨,2020年实际产能39万吨;装配式木结构企业1家(江西国金绿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建设阶段,年设计产能1万m3,装配式建材生产企业1家。已引进远大住工、杭萧钢构、迈瑞司等国家龙头企业,培育了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本土企业成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江西建科等4家本土企业成为江西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南昌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基本形成。特别是南昌县在装配式项目的全面推广应用方面,装配式建筑项目也逐年增加,已经积累了从审批、设计、生产、审查、施工、监管等一套成熟的经验体系。
2020年以来,住建部等9部委、省政府、住建厅相继分别出台《住建部等9部委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从政策层面强化引导,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二、文件出台重要意义
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城乡建设领域绿色发展、低碳循环发展的主要举措, 既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要手段,也是打造经济发展“双引擎”的内在要求。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促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降耗的有力抓手。
推进建筑工业化、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现在建筑构配件工厂生产新型绿色材料应用、新工艺的推广,材料可回收利用,超低能耗技术等方面,对建筑全产业链的建材生产、建筑运营过程节约能耗降低碳排放。
建筑工业化,意味着建筑构配件在工厂即生产,集约管理,很多构件、模块用新材料代替,绿色建材生产、应用,减少对砂石、水泥、钢材消耗,这是生产减排。装配式施工代替传统现浇湿作业生产,现场"跑冒滴漏”、管理粗放、浪费严重的现象将得到改观,现场减少资源消耗、不拖泥带水,减少垃圾排放等,这是施工减排。工业化建筑节能标准提高,部品精细化制造、可再生资源利用、近零能耗建筑推广建筑材料可回收利用等,这是运营减排。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将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建筑业面临改革创新的重大挑战,发展装配式建筑正当其时。一是可催生众多新型产业。装配式建筑包括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混合结构建筑等,量大面广,产业链条长,产业分支众多。发展装配式建筑能够为部品部件生产企业、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物流产业、信息产业等新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促进产业再造和增加就业。特别是随着产业链条向纵深和广度发展,将带动更多的相关配套企业应用而生。二是拉动投资。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投资建厂,建筑装配生产所需要的部品部件,能带动大量社会投资涌入。三是提升消费需求。集成厨房和卫生间、装配式全装修、智能化以及新能源的应用等将促进建筑产品的更新换代,带动居民和社会消费增长。四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带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近些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劳动力减少、高素质建筑工人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建筑业发展的“硬约束”加剧。一方面,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建造方式传统粗放,工业化水平不高,技术工人少,劳动效率低下。发展装配式建筑涉及标准化设计、部品部件生产、现场装配、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等,构成要素包括技术体系、设计方法、施工组织、产品运输、施工管理、人员培训等。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会“倒逼”诸环节、诸要素摆脱低效率、高消耗的粗放建造模式,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管理模式、内涵式、集约式发展道路。
装配式建筑在工厂里预制生产大量部品部件,这部分部品部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再组合、连接、安装。工厂的生产效率远高于手工作业;工厂生产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工期更为可控;施工装配机械化程度高,大大减少了传统现浇施工现场大量和泥、抹灰、砌墙等湿作业;交叉作业方便有序,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可以缩短1/4左右的施工时间。此外,装配式建造方式还可以减少约30%的现场用工数量。通过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减轻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摊薄建造成本,有利于突破建筑业发展瓶颈,全面提升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全面提升住房质量和品质的必由之路。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住房是人民群众最大装配式建筑的民生问题。当前,住宅施工质量通病一直饱受诟病,如屋顶渗漏、门窗密封效果差、保温墙体开裂等。建筑业落后的生产方式直接导致施工过程随意性大,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发展装配式建筑,主要采取以工厂生产为主的部品制造取代现场建造方式,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质量稳定;以装配化作业取代手工砌筑作业,能大幅减少施工失误和人为错误,保证施工质量;装配式建造方式可有效提高产品精度,解决系统性质量通病,减少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建筑使用寿命。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能够全面提升住房品质和性能,让人民群众共享科技进步和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发展成果,并以此带动居民住房消费,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走向中国住宅梦的发展道路。
三、文件主要内容分析
第一章指导思想是制定文件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第二章发展目标规划了我市2021-2025年装配式建筑产业总的发展目标。在2017年出台的《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洪府发〔2017〕66号以来,根据实际需要,省政府及大部分城市均在建筑产业和装配式建筑要求方面做了一些调整,我们也在原来洪府发〔2017〕66号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方面具体目标,如:到2025年,原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从力争达到50%到达到50%(保持洪府发〔2017〕66号总体目标一致),装配率无要求到力争突破50%,达到国家装配式建筑认定标准,并且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和智能建造创新应用处于我省领先水平。其中2020年11月11日出台《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2022年,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突破30%;2025年,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力争达到40%。2020年12月21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2年,政府投资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符合装配式建造条件的应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装配率达到30%以上,并逐年提高;到2025年,我省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2021年3月南昌市政府出台《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南昌市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2022年,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突破30%;2025年,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力争达到50%。通过与省市政策要求对比,南昌采用装配式施工的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的比例和装配率要求比例均高10%;对比省内其他相当体量城市,如2020年10月9日,赣州市(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政府发出台《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5年,力争全市采用装配式施工的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50%,符合条件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施工。2021年6月16日,九江市住建局等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2021年,装配式建筑的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装配率不低于30%。2022 年至2025年采用逐年提高的方式,每年较.上年度装配式建筑面积比例提高3%以上、装配率提高3%以上(相当于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的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45%,装配率不低于45%。)。与赣州相比采用装配式施工的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的比例一致,均为50%;与九江相比采用装配式施工的建筑占同期新建建筑的比例和装配率要求比例均高5%。另外,南昌作为省会城市,体现省会担当,让南昌市处于我省领先水平,我们采用”双50%”相对比较合适。
第三章重点任务共六条内容,并将第二章节发展目标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条是把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区域规划为重点推进区域、积极推进区域、部品部件制造先行区域,并根据目前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现状制定了各县区差别化的明确目标任务;第二条明确了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的建筑类型,规定了我市2021-2025年政府投资项目符合条件的应全部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鼓励公共建筑和住宅、农房等积极采用钢结构建造方式;第三条规定了推动装配式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进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的具体做法;第四条强化了设计的引领作用,鼓励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具有南昌特色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第五条着重强调了市直各部门加强行业监管的具体措施;第六条加强人才建设的具体做法。
第四章政策支持从投资奖励、税费、容积率、招投标、保证金、房屋预售等方面拟定了8条优惠政策。
第五章保障措施是保障文件执行的具体要求。
第六章其它规定了文件的施行时间。
目前,江西省仅部分地区发展较好,但仍有很多地市建筑工业化程度相对落后,产业链也不是非常完善,需要进一步的支持与促进。发展初期应以政府主导,夯实装配式建筑发展基础,实现由政府主导逐步过渡到以市场为主导,同时,本土勘察、设计、生产、施工、造价、监理及图审等相关单位需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持续突破与创新,才可以真正地对江西省整体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LATEST NEWS
最近新闻


喜报 | 国金建设集团荣获南昌县“2022年度纳税先进企业奖”

【护航行动】南昌县住建局殷红光一行赴国金建设集团调研

【资质升级】国金建设集团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取得新突破!



国金建设
欢迎关注国金建设官方微信
获取最新信息